李锋:魅力新思维


  • 作者:张林木 发表于:2015年05月15日16:42 阅读次数:82753

     【李锋简介】1961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701所。历任701所副所长、所长,并任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计算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他在主持和从事飞行器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飞行器流动分离和涡特性、改善飞行器气动特性的概念、喷流技术、大钝头体外形气动特性、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算法、风洞试验技术、微型飞行器设计和MEMS技术及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其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专业会议上发表30余篇,与他人合著专著一部;获国防科工委与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七项,获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航天青年科技十佳”、航天总公司“对祖国航天事业有突出贡献硕士生”称号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年轻所长 与众不同
      苍穹之舟,宇宙之航,所有飞行器上似乎找不到航天701所留下的痕迹。拥有一批高精尖计算空气动力学的能手、17座可以模拟各种飞行物在天际运动的试验风洞的701所,能验证飞行器的成功之旅,会诊断飞行器的症结所在,并能为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最近刚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十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李锋,就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的首领人——701所现任所长。
      采访李锋,等了大概20多分钟,他在接电话。电话是所里一个年轻人从美国打来的。小伙子到美利坚做了访问学者,但还喜欢经常和他这个所长"越洋"沟通一下。看来701所的年轻人对他们的这位领导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李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所长,他平易而且直爽,浑身上下透着年轻人的干练。他的脑子里一刻不停地过滤着各种问题,而一旦做了决定,他就会马上开始努力将其变为现实。透过他那一双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眼睛,你会感觉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专注和对于事业的一番新颖思维。
      李锋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他的童年岁月融进了海淀西郊的树影河边,大学毕业后到航天701所工作,事业又在北京展开。在京城成长发展的40来年让他结交了不少意气相投的同学朋友。李锋的祖籍是东北,他身上的一股子豪气与热情也使得很多人成为他的挚友。尽管现在身为所长,许多年轻人和他的友情还在不断延续加强。
      如果李锋认准了一件事,他就要竭尽全力做下去,哪怕一项任务并不成熟,他也要尝试一把。他笑着说:“我就是不怕错,老挨批。”在他看来,一件事只有在尝试的过程中才会日臻完美,要获得成功,就要勇于承担其中的风险和错误。
      身为航天庞大科研群体中的一分子,李锋秉承着中国航天事业40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但作为一位头脑满载新思维的青年干部,他在与各行各界的交流中更强烈感受到世界在改变,航天作为高科技行业,变革绝对是第一位的要务。一向注重与外界交流并吸取别人长处的他,从2001年担任701所所长起,就将面向世界,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的理念带进了这个与航天同龄有近两千职工的大所。年轻的所长开始了把现代化思维付诸实践的动作。701所这个老直属所,在一条条实实在在的措施扎下去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
      一介书生 难移本性
      当所长之前,李锋是六室的科研人员。搞研究是他与生俱来的一项喜好。李锋从小喜欢钻进某个问题探个究竟,不搞个明白透彻不回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毕业后,他就埋头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之中,无论是读研期间、研究生毕业后和接手各种任务的闲暇时间,阅读和研究一直是他的一种生活状态。
      早在90年代初,“三十而立”的李锋已在气动学术界小有名气了。当时的全国科协首届科技大会,他是力学界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从那以后,他更如张满弦的弓,瞄准了“非定常流动研究”这一国际前沿方向,完成了《提高飞行器升力的若干方法研究》等3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他提出的“吸气驻涡增升”等提高飞行器升力的方法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从而建立了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90年代中,李锋主持完成了“863”专家组设立的某气动研究项目,其水平接近当时国际水准,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计算数字王国里游刃,在公式方程原野上驰骋。十分之一的灵感和十分之九的勤奋使李锋在90年代硕果累累。1990年获“对祖国航天事业有突出贡献硕士生”称号;1993年获“中国航天科技十佳青年”称号;他的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就有四项;《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这篇与其他专家合著的著作更是凝聚了李锋的心血。一次人事部门整理个人档案,李锋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有二尺多高。
      至今,李锋的硕士导师谈及他的塌实和韧性还这样感叹:“没有坚强的毅力而想取得轻易的成功,是绝不能成就任何伟业的。”
      1989年,701所还没有高速计算机。正在做硕士毕业论文的李锋不得不跑到北大力学系,等人家下班后钻进机房,借用人家的计算机完成论文。当时他住仓库,吃方便面,只有一个看守老头目睹着这个年轻人不知疲倦的身影。他的导师去北大看望,决意从此不收女学生——他担心女生吃不了这份苦。做完理论课题,李锋的“宿舍”又挪进了风洞,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实验论证。母亲听说后,抱着吃的给儿子送去,看到他头发长得可以扎成小辫,心疼得掉下了眼泪。
      2007年10月,李锋在担任所长之后感到,701所的壮大需要多方向发展。而作为所长,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应该在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上加深拓展,于是他开始了在自己所里读博士的历程。原定到学校去上课,但大家太忙,只好请教授来所里上课。所长带头读博士,年轻人深深体会到了补充知识是终生的需要。一个崇尚学习的风气正在701所展开,这正是李锋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学习型的组织才是充满活力的。
      李锋读博士并不轻松,每一门课程他都攻到很晚,这与很多人想象中的“领导镀金”大相径庭。在繁忙的公务中,所有课程他都顺利过关,但其中最不怵的还数英语。虽然没到国外留过学,到欧洲访问也从没超过一个月,可他的英文水平却在实际操练中越来越流利。谈判、接待外宾,这些事务在他还是副所长时就承担下来。李锋说:“大型的英语考试我从没不及格过。”其中也包括出国英语考试,但他为什么没去留学呢?原来这其中还有段小插曲。
      80年代末正值出国潮,李锋这个专注于学术的年轻人也做了出国读博士的准备,并先后顺利通过了托福、GRE等考试,甚至参加了当时航天部组织的出国人员培训班。1990年他接到了国外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但因当时他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无法脱身,就留了下来。这时,国外从未谋面的导师又寄信过来。因为在前一段的书信来往中,他对这个中国小伙子建立了良好印象,他决定只要李锋愿意,即使明年过来仍然可以录取他。此时李锋作为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人才,已和航天紧紧系在了一起,他选择了留下。第二年,导师发来了同样的信,他可以再延缓一年入学。但紧接着,航天总公司把“对祖国航天事业有突出贡献硕士生”的称号授予了李锋。李锋掂出了这份荣誉和责任同出国留学的分量孰轻孰重,只能再次把谢意和抱歉之情寄到了大洋彼岸。到第三年,导师不无遗憾地通知他,因为拖得太久已经无法录取了。不过李锋已经选择了就没有后悔,他至今仍然很感激那位导师的赏识。
      管理好手 招招皆通
      学无止境,艺多不压人。1996年,李锋顾全所里之需,改行搞起了公司和其他方面的经营。此时他感觉到自己在经营上的欠缺,于是这个喜爱“充电”的硕士又去北师大端起了课本,在企业厂长经理管理班里痛痛快快学了三年。这种不为文凭不为学历的学习让李锋受益匪浅,投资经营管理、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统筹学,在一点点的积累中他逐渐具备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知识框架。
      这种多识由博学的嗜好着实让李锋在管理上得心应手。当时他的“主业”是公司经营。一边是不停息的学习,一边是实际业务的操练,几年的市场磨砺使他具备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很多“歪门本领”。最近701所计划进行某基建项目,李锋过问了工程的细节之后,甚至亲自搞起了工程预算,预算结果准确得近乎专业水平。所长的预算不仅比原来大大压缩,而且质量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这样的情形让承建方吃惊不小。701所的财务报表,李锋拿来过目,对于许多细节他都可以拿出很专业的意见来。他对财务工作以及所内目前物流控制管理体系的指导,真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无法企及的。
      所谓“思维出谋略,管理求效益”,早在李锋担任主管军品工作的副所长时期,也着实尝到这一甜头。从1998年到2000年,701所吹风试验任务在全国风洞市场上占了很大的份额。其实他的绝招就是与众家吹风试验单位拼管理思维的创新。当时,他的“动静结合”和讲究“一揽子工程”以及实施责任制考核的管理方法使所里的军品回路收入在三年里连续翻了三番。
      今年,在所内“从资源整合的高起点进行改革”方案的实施中,李锋的思维又定格在加强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上。这充分展示了他的管理学识。七个新处室的成立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功能有机结合思想的实现,再加上他的“改变民品技术组织结构、提出军品横向任务利润比例奖励研发政策、加大预研管理力度”三大决策的策划,的的确确让职工们看到了这位年轻的所长所具有的新思维魅力。
      绿茵铁人 不失温情
      看着李锋一米七八的身高和洪亮的嗓音就知道他的体格很好。他的体育水平不要说和701所的职工们比,就是在整个航天系统的中青年厂所长和总师队伍中也是略好一筹。别的不说,在科技集团公司的“十佳优秀共产党员”中数一数,他的特点就很突出:身体好,兴趣广泛,是个少有的“运动型知识分子”。
      李锋“足篮排”三大球样样拿得起来,打比赛没问题。他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足球队里的守门员。小学时就受过八一队守门员的训练,也算是正宗嫡传了。说起小学那会儿踢足球也杀进了海淀区的头几名,李锋现在还一脸得意。一路玩下来,到了大学和工作单位,只要有个球赛,甭管是足篮排,他一准儿是个主力。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这些小球他也非常喜爱。羽毛球拿过全所第三,羽毛球和游泳现在基本每周一次,网球也能跟别人打几个回合。他偏爱高强度的体育项目,一般人照他的标准锻炼,八成支撑不下来。
      有良好的体力做保障,李锋投入在工作中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普通人。日常事务、技术改造、预先研究、学习和各种外联任务,各种事情排下来总要到深夜甚至凌晨两三点才能结束。有时太忙了,半夜回家怕打扰妻子和孩子,李锋就找其他地方眯一会儿。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算了算:“到今天我已经三天没回家了。”妻子和他的感情很好,但这样时常不回去,妻子不免会生气。李锋说:“可是工作不能耽误,只能这样了。”他的语气显露出一种谈话中从来没有过的无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几许温情。
      智慧领导 永向峰顶
      “我是701所培养的,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李锋深情地如是说。在701所摸爬滚打近20年,可以说李锋是701所土生土长的骄子。他在所里的“三个第一”至今被作为经典事例,用来教育和激励有志之士。这就是在701所职称评定的历史上,李锋是被破格晋升的第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第一个年轻的高级工程师;第一个年轻的研究员。
      李锋说,我这人生性最爱争第一。而要争第一就要凭两种东西,一是智力,二是毅力。在智力上,李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新,因为新颖的思维才能显露出智力的增长。他的毅力也是有目共睹:搞研究,连续几个月的大型计算方案一直坚持做下去;经营上,他曾受命管理一个公司,最难的时候用他的毅力带领大家挺了过来,现在公司一年收入两三千万,投资回报率是100%。现在,李锋对所里的年轻人常说这样一句话:“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在那个范围里争第一。” 
      当年,李锋和他六室的同事周伟江就是一对“摽着劲儿”的铁哥们儿。他们大学同一专业,在同一研究室的相同方向上取得了同样不凡的成绩。当时他俩的论文一篇比着一篇写,成果一项赛着一项出,争着搞研究。这种环境孕育出的不是一个学术带头人,而是一个不断前行的学术群体。90年代初期,701所的这几个年轻人就已在国内小有名气。李锋说,对年轻人的个性要尊重发扬,鼓励争第一,鼓励成名成家,鼓励他们出去拼杀;作为一个集体,对个人的发展方向应该合理调整,这样的气氛才是现代化企业需要的。
      701所,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拥有着高科技的群体,这样一个拥有近2000人和46年历史的老研究所走在市场经济中,脚步能够矫健吗?幸运的是,她拥有了以李锋为代表的一批锐意图新的筹划者、实践者。在李锋和领导班子的决策下,701所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体系品位正同时提升。只要体验一下这一大型研究所是如何加强核心技术优势和大胆改革管理体系的尝试,以及她那强烈的市场进取精神和又一次创业的氛围,你就会看到701所一定能快速发展,一定会有一个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的美好明天。熟识李锋的人都说他有个性,他的个性将在701所的发展之路上张扬出一片天空。
      岁月火花
      ★吃辣赛过四川人
      当年李锋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同学中有不少四川人,吃饭时他们提出要比赛吃辣椒。开始李锋这个北方人不是个儿,后来天天吃顿顿吃,他也能一口气干吃小尖椒一二十个,让“蜀人”惊诧不已。后来李锋到中亚某国外出,老外非让他尝尝当地最辣的“food”,他尝过之后笑笑说,比当年的小尖椒差多了。
      ★一人赢了七个
      一次701所和航天系统外某单位协作,工作之余谈起了打羽毛球,双方互不服气,约定要大战一场。到了那天,对方派出的七名选手摩拳擦掌,却只等来李锋一个人,比赛成了七个人轮番打他一个。出人意料的是,最后的冠军倒被李锋拿走,这场球701所一兵制胜,赢得有点过于轻松。
      ★孩子挨家转
      李锋当上所长,使得本来就忙的他更没空陪儿子。平时孩子寄宿在学校,他就周末抽出一天陪儿子玩儿。到了寒暑假,孩子更让他头疼,于是他就让儿子到所里的叔叔阿姨家呆一段,东家走西家串,才把这一个假期应付过去。说起孩子,李锋略带愧疚,但他更感谢学校和同事们的关心。(中国航天报  武铠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