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同:十年磨一剑


  • 作者: 发表于:2015年12月08日18:56 阅读次数:20947

  经过连续6年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诞生了!
  
  在古城西安,在西北工业大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惟一的女院士张立同率领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其“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获此殊荣,轰动国内外。
  
  陶瓷基复合材料,听起来有点专业。没有它,就无法研制更新一代的航空航天器。就好比没有金属就无法制造蒸汽机一样。
  
  ●强烈的爱国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张立同院士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于艰难困苦的岁月,“没有国哪有家”的祖训早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不管是在国内创业还是在国外学习,无论遇到挫折还是取得成绩,她始终把“祖国”二字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祖国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是他们这一代科学家所共有的特点之一。“祖国的需要、国防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张院士常用这样的话勉励自己和学生。
  
  正是有了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她先后多次根据任务需要改变研究方向,又多次谢绝北京几家著名高校的优厚待遇,扎根西北。她带领助手们顶住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出国热和经商热的诱惑,淡泊名利,心甘情愿地进行艰苦的科学探索。
  
  她敢于在连发达国家也没人敢涉足的领域里冒险开拓。没有科研经费,就白手起家,张院士带领助手们南下,用1个月时间,帮助广东一家陶瓷企业攻克了技术难关,开发出新产品,获得20万元的报酬。正是用这20万元,自行研制了一台设备,启动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
  
  ●团队创新是重大科学突破的关键
  
  早在10年前,张院士就明确提出:“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能在科研项目中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
  
  成来飞教授毕业时原本分回成都。张院士反复做工作,还通过学校把成来飞的妻子孩子从成都调到西安。成来飞教授现在已经是张院士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担任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永东教授也在张院士的影响下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现担任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一个优秀的创新团队也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有力支撑。从事材料加工的工程师刘小赢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团队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合理结构,在这里,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扬其长。”
  
  如今,这个创新团队发展到32人,教授、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2人,先后承担了超高温复合材料领域的国家级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863”等各类科研项目42项,科研总经费达到5000多万元。先后为国家培养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00多名,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
  
  ●科学洞察力和科学精神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无不为张院士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决策能力所折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当张院士创新团队在铸造领域势如破竹、接连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共四项大奖,进入巅峰之时,张院士就以战略家的远大目光和超前思维瞄准了一个新的学科前沿———陶瓷基复合材料。
  
  敏锐的科学洞察力从何而来?张院士认为要通过逐步训练来获得,要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
  
  为了克服科研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张院士的节假日、甚至春节都用在实验室里。即使在住院的日子里,她仍然坚持在病床上审核论文、指导研究。“九五”期间,陶瓷基复合材料终于被列为国防预研课题。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却接踵而来,当他们把实验型技术与设备向工程型转化时,所遇到的困难差点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国际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鼻祖、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Naslain来西工大看过设备后,毫无表情地说:“我掌握这项技术花费了20年时间,你们至少要10年时间!”
  
  师生们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却怎么也做不出一炉性能合格的试样。“九五”中期检查时,差点被亮了黄牌。失败更增添了强者的斗志!他们为此先后做了四代设备,试验400余炉次,整整花了3年时间,终于制备出第一批合格的试样。又经过不断改进,全面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使材料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体系,建成我国第一个超高温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使我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第三个国家!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多种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不同发动机上均一次试车成功,在材料界引起轰动。
  
  十年磨一剑。张立同教授和她的创新团队抵制了学术界的浮躁风,他们坚信,科学的道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如今,这个创新团队已经拥有10位教授,20位博士生,100多位硕士研究生,1000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厂房,3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大楼,一系列自行研制的国内独一无二的复合材料制造和测试设备。张立同院士领导的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正在向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实验室迈进。                                                                                                                                                                                                                                                                        附:   张立同,女,1938年4月生,材料学著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曾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副主任、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在高温合金和铝合金无余量熔模铸工艺理论和制造技术、特种高温陶瓷、航空航天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5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1992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1993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2004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所带领的团队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创新团队”。